英烈汉斯•希伯:血染沂蒙山区的波兰洋八路

来源:全书馆 2.01W

1941年11月,汉斯·希伯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毅然拿起枪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把热血洒在了沂蒙山上。

英烈汉斯•希伯:血染沂蒙山区的波兰洋八路

抗日英烈汉斯希伯(1897-1941),波兰人,波兰记者。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汉斯.希伯烈士简介

汉斯希伯(1897-1941)波兰记者

汉斯希伯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汉斯希伯烈士生平经历

1941年9月,英勇顽强的山东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庆祝抗战巨大胜利的欢笑声中,经历了一件将载入新闻史册的事件:一个同样身穿灰色军装的波兰籍战友汉斯·希伯,风尘仆仆地从新四军所在的苏皖根据地来到他们中间。作为一名外国共产党人和新闻记者,希伯此次是专门前来向全世界报道山东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的。9月12日,希伯在一队八路军战士的保护下,顺利到达山东省滨海地区。当时的《大众日报》为希伯的到来,专门刊登了消息说:“在抗战中,外国记者到鲁南,还是以希伯先生为第一。”10月4日,山东抗日根据地举办茶话会欢迎希伯。

汉斯·希伯的原名波兰文为:CRZYB,德文名为:Muller,英文名为HansShppe。汉斯·希伯是他来到中国后,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作掩护时,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给他取的中文名字。

1897年6月13日,汉斯·希伯出生在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年轻的汉斯·希伯接受到了先进文化和进步思想的熏陶。因为求学,汉斯·希伯辗转来到了德国,并在那里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汉斯·希伯迅速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定位。他对穷苦大众充满了同情,经常拿起手中的笔为穷苦百姓代言,揭露执政当局的黑暗,很快成为太平洋学会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

更早的时候,希伯的目光就穿过大洋,深情关注着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进行的不懈努力。1925年,他来到上海,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做了一名编译。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将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写出了《从广州到上海:1925年——1927年》一书,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革命斗争赢得了广大正义人士的关注和同情。

1932年秋,希伯再次来到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上海。随后,他的夫人秋迪·卢森堡也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夫妻俩与当时在上海的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马海德、路易·艾黎等人组织了“国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此后的5年间,他以笔名“亚细亚人”在美国《太平洋事务》《亚细亚杂志》和德国《世界舞台》等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政论家。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汉斯·希伯被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顽强事迹深深感动,为报道中国的抗日斗争,他不顾个人安危,决定到中国抗战的指挥中心——延安进行采访。1938年春,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汉斯·希伯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他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粟裕、罗荣桓、朱瑞、黎玉等当时叱咤风云的革命人物,获得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的第一手资料,将当时还没有广为人知的中国共产党介绍给全世界。

1941年1月初,国民党悍然发动“皖南事变”。1月25日,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5月,希伯与夫人秋迪化装成医生和护士来到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见到了刘少奇、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领导人。在苏北,他完成了一本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国际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为八路军、新四军赢得了宝贵的口碑。书稿的墨迹未干,希伯的目光又聚焦在如火如荼的山东抗日战场。

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把山东抗日军民的斗争事迹报道给全世界,希伯顾不上拂一下身上的征尘,一到驻地,就立即投入了工作,夜以继日地采访、写作。他肩背装有地图、望远镜、搪瓷杯、毛巾的牛皮囊,活动在部队、村民中间。115师政委罗荣桓为了方便希伯采访,要把自己的一匹枣红马送给希伯,被他委婉拒绝了。希伯换上了鲁南特有的铲鞋,穿行在乡村和八路军驻地之间的土路上。他不仅采访党政军领导、战士和当地群众,还采访被俘日军,并且还参加夜袭战斗,实地观察战士们如何打击敌人、进行战斗,写出了通讯《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等长篇报道。《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一文中,希伯写道:“日本帝国主义宣布‘占领’了山东,但是,我——一个反法西斯的新闻记者,却在这个‘日本占领区’自由自在地旅行,却在这个地区遇到了千千万万武装的抗日战士和人民,却在这个地区到处瞥见日本‘皇军’的破盔烂甲和破裂的‘太阳旗’。我亲身经历的这些事情,很多外国人是难以想像的,如果有人不相信这些事实的话,到了中国人民在某一天全部光复了自己的土地的时候,那些人会感到惊讶。”

进入深秋,多次受到重创的日寇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在山东的控制权,发动了更密集的进攻。115师主力部队被迫进行频繁作战,多次迂回到敌人后方进行反“扫荡”,为了保障希伯夫妇的安全,115师领导决定,把希伯夫妇转给中共山东分局机关保护。

在日军扫荡期间,山东分局机关为保护希伯夫妇费尽心力,可是,严酷的战事依然胶着不明,形势格外危险。想到希伯夫妇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力及地位,山东分局机关提出让希伯夫妇提前回上海的建议。希伯沉思良久,回答说:让秋迪先回去。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记者是从来不畏惧枪炮子弹的。让我留下吧!希伯与爱妻依依惜别,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离别竟然是希伯和夫人的永诀。

1941年11月初,日寇烟俊六组织分别来自费县、平邑、蒙阴、莒县的日、伪军兵力五万多人次进行了“围剿”。罗荣桓政委亲自指挥了位于山东沂南县的“留田突围”。11月5日,115师向东突出汉河向西南方向突围。八路军一枪未放,无一伤亡,一夜之间就突破敌人3道封锁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到达预定地点。希伯立刻在《战士报》上发表了《无声的战斗》,大力赞扬这次突围。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调集其第十军团主力和第二十二师团3个混成旅团以及伪军5.3万余人,由日军侵华总司令火田俊六坐镇临沂督战,日军山东管区司令土桥中将指挥,对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驻费县东大青山西侧的胡家庄、大古台一带。当日,115师、山东纵队发起绿云山战斗,为免受损失,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的一些后方机关也相继转移到大青山地区。敌人得知这一情报后,连夜调集重兵,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合围大青山。陷于敌人包围圈的我方人员中,大都是非战斗人员,所配武器数量少,质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是有武装的学员队。在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的指挥下,他们首先抢占制高点阻击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非武装人员突围。战争从清晨打到了正午,又从正午打到了黄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115师领导劝希伯离开滨海区,希伯说:“现在正是最需要我奋斗的时刻。我要和你们在一起!”

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连队在沂南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遭遇。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将八路军一个连紧紧包围起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连队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希伯也拿起枪参加了战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领导当机立断让连队分3个小分队向西南突围。希伯被安排在第1分队先走,但他却悄然返身回到了战斗的岗位。第2分队开始突围时,他又一次留到了战友们的身边。直到第一分队和第二分队的战友们顺利突围,他才和留守的第三分队的战友们开始准备撤退。但是,当他拔出手枪,加入最后突围的第3分队时,敌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压了过来,突破口被紧紧封锁,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时机。尽管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退了敌人多次猖狂进攻,但伤亡很大,希伯的翻译和几名警卫人员都在反击敌人的进攻时倒在了血泊之中。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在自己身边牺牲,希伯满腔怒火,从牺牲者身边捡起枪来,猛烈地射击敌人。日寇想不到就剩这么几个人居然还如此顽强反击,禁不住恼羞成怒,炮弹和子弹就像雨点一样,朝希伯等人倾倒过来。希伯一连击毙几名日军后不幸身受重伤,血染沙场,直至最后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时年44岁。

在汉斯·希伯的追悼会上,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分别题词。1942年,山东军民为了纪念希伯烈士,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碑上刻着罗荣桓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的题词。汉斯·希伯墓为六面体塔形,高9.4米。墓身上层呈双层皇冠状,墓身为六角立体塔形。大型汉白玉雕像,于1989年10月雕刻而成,像高2.2米。采用汉斯·希伯两臂交互放置胸前,一手拿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的姿式,神态安详,深邃的目光凝视前方,表现出一位国际主义新闻战士的崇高形象。

1997年,秋迪逝世,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骨灰被送到了汉斯·希伯埋骨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与汉斯·希伯合葬在一起。分别56年,这对爱侣终于魂魄相依、幽冥相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