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910年汪精卫为何要刺杀摄政王载沣?

来源:全书馆 3.27W

汪精卫本名叫“兆铭”,“精卫”是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时用的。跟鲁迅一样,因为文章写得太好,笔名的影响就超过了本名。大家叫着叫着,就忘掉了本名。

历史1910年汪精卫为何要刺杀摄政王载沣?

汪精卫的文章写得好,参与筹备同盟会后,一度担任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编辑,后来颇受孙中山赏识,被后者召为秘书。此人口才也极佳,跟谁孙中山到南洋一带鼓吹革命时,俘获富二代陈璧君女生芳心,成功抱得美人归。爱情事业双丰收,24岁的汪精卫,看上去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汪精卫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跟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

原来,同盟会成立之后,先后发起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此时,保皇派领袖梁启超就趁机批评同盟会的暴力革命,特别是同盟会领袖,自己躲在海外,却琐事别人在国内搞暴力革命,白白送死,“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

梁启超的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孙中山的言论。同盟会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作为孙中山的忠实跟随者,汪精卫决定站出来,以事实反击梁启超的说法,证明同盟会党人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并以此挽回社会各界对同盟会的信心和支持。正如他在写给孙中山的信《致南洋同志书》中所言,“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之决心,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为此,汪精卫下了必死的决心,“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1910年3月,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同盟会员一起来到了北京,伺机刺杀摄政王载沣。为什么是摄政王载沣呢?很简单。他当时是清廷的实际统治者,掌控实权。杀了他,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当然,刺杀难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

载沣每天上下班的路线都很固定,而且都会经过鼓楼大街。汪精卫们开始想在鼓楼大街旁边的一堵矮墙上扔炸弹,炸死载沣。没料到那几天鼓楼大街在修路,载沣改道了。于是又改计划。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就成为最佳的爆破地点。那地方三面环水,人烟稀少,端的是作案胜地。

4月2日凌晨,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来到甘水桥,在桥下挖坑埋起了炸弹。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警察和宪兵。他们赶紧撤离,但由于炸弹太沉,没能搬走。事情就这样败露了。没过几天,汪精卫和黄复生就在出租屋被军警抓获。

吊诡的是,最先发现埋炸弹的人并不是警察,而是一位完全不相干的局外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此人是附近居民,凌晨起来出去小便,见桥下影影绰绰,以为是埋赃的小偷。一说是一位赶大车的,妻子三天三夜未归,丫出门散心,见到汪精卫他们鬼鬼祟祟,以为是奸夫淫妇正在办好事,就报警准备捉奸。

谋杀摄政王,当然是死罪一条。可是在审讯的时候,汪精卫和黄复生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他们都争当主谋,希望牺牲自己,保存队友。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世界上居然有不怕死之人?这让主管案件的肃亲王善耆对二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肃亲王在查看了汪精卫、黄复生二人的供词后,非常欣赏汪精卫的才华。加之当时清廷也害怕革命党报复,展开更大规模的刺杀行动,就劝说摄政王饶这二人不死。摄政王同意了。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永远监禁。汪精卫、黄复生二人捡回了一条命。

虽然刺杀没有成功,可汪精卫、黄复生的英勇举动感动了无数民众。后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20多个省市响应起义宣布独立。为了挽回民心,清廷赶紧宣布废除党禁,释放政治犯。其中就包括汪精卫和黄复生。1911年11月6日,汪、黄二人被清廷释放出狱后,受到北京社会各界民众1000余人的夹道欢迎。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