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方法

來源:全書館 8.77K

秋天氣候會變得非常的乾燥,我們的身體就特別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常見的口感以及咳嗽等現象,並且天氣逐漸的轉冷也是風濕病等高發的季節,如果我們能及時的調整好生活習慣和飲食對身體進行保養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方法。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方法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方法

秋季養生法則一:不忙添衣

秋季,陽氣漸消,陰氣漸長,天氣漸趨涼爽。“秋宜涼”,“未寒不忙添衣”,避免衣多汗出,津傷氣泄,才符合陰精內收、陽氣內斂的秋季養生之道。“春捂秋凍”可提高新陳代謝,增強禦寒能力。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就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過後,天氣漸涼,應隨氣候變化適當增衣。民諺:“白露身不露。”秋初夏末,熱氣酷甚,不可脱衣裸體,貪取風涼。秋季早晚涼,午問熱,大汗之後忌脱衣裸體,應及時換衣,避免遭受風寒邪氣而發病。秋季遠足,應多帶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薄毛衣等,以備增減。

秋季養生法則二:清潤養陰忌苦

金秋肺氣旺,味屬金,食辛金旺。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故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如食木瓜、梅子、山楂等,以養肝氣。油炸煎烤、辛辣香燥、肥甘厚味的食品,多吃易內火亢盛,傷津劫陰。脾胃屬土,土生金,甘味養脾,脾旺則肺氣充。秋天乾燥,宜多食梨、芹菜、蘿蔔、蜂蜜等含水較多的甘淡滋潤食物可養脾利肺、生津潤燥,防治乾咳、咽乾、口燥、腸燥便祕、毛髮枯槁等秋燥津虧病症。肺病禁苦,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苦性燥,易傷津耗氣。

秋季養生法則三:小勞小動

秋風習習,氣候涼爽,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散步、長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進行户外運動。户外鍛鍊可增強體質,耐寒抗病,補養肺氣,消除秋愁。

秋季鍛鍊或勞動,應遵守“秋季養收”的養生原則,即保證陰精內蓄,不隨陽氣外耗。情緒宜安寧清靜,收斂神氣,動作宜平緩温和,勿汗出淋漓,周身微熱,汗出即止。

“津常咽,齒常叩”是長壽皇帝乾隆的養生祕訣。“漱津嚥唾,可以潤五臟,悦肌膚,令人長壽不老。”日本西岡教授發現,唾液含免疫球蛋白,能抵禦病菌侵襲,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奇妙作用,是天然防癌劑。細嚼慢嚥,唾液增多,胃腸病顯着減少,並有助於延緩衰老。

養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的簡單。需要我們掌握好一定的方法才可以的,上面就是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方法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後我們知道秋季對身體保養不要過多的添加衣物,另外平時也要多進行體育鍛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