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來源:全書館 3.23W

對於涼血地黃湯這種方劑,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後,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於涼血地黃湯怎麼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當歸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養血涼榮,治溼熱下注,腸澼下血。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脾胃論》卷中

【處方】歸尾4.5克 生地6克 赤芍3克 黃連(炒)6克 枳殼3克 黃芩(炒黑)3克 槐角(炒黑)9克 地榆(炒黑)6克 荊芥(炒黑)3克 升麻1.5克 天花粉2.4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涼血止血。治溼熱侵入直腸,血絡損傷,痔瘡腫痛出血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三四劑,則痛止腫消,更外兼薰洗。

【備註】一劑加生柏葉6克。

【摘錄】《外科大成》卷二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白朮、升麻、甘草、黃連、人蔘、山梔、玄蔘。

【功能主治】室女痘,經水不止,熱入血室。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四

【處方】犀角(乳汁磨,臨服入藥內;或挫末煎)4分,生地黃(酒洗)1錢,牡丹皮2錢,赤芍7分,黃連(酒炒)1錢,黃芩(酒炒)1錢,黃柏(酒炒)5分,知母1錢,玄蔘1錢,天門冬(去心)1錢,扁柏葉3錢,茅根2錢。

【功能主治】虛火妄動,血熱妄行,吐血、衄血、溺血、便血。

【用法用量】上銼。水煎,入10汁飲同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四

【別名】生地黃湯、地黃湯

【處方】黃芩1分,荊芥穗1分,蔓荊子1分,黃柏2分,知母2分,藁本2分,細辛2分,川芎2分,黃連3分,羌活3分,柴胡3分,升麻3分,防風3分,生地黃5分,當歸5分,甘草1錢,紅花少許。

【功能主治】婦人腎水陰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而致血崩。

【用法用量】生地黃湯(《杏苑》卷八)、地黃湯(《女科祕要》卷四)。

【各家論述】《濟陰綱目》: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後升;若氣有所陷,則熱迫血而內崩矣。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黃連以治火之原;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謂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餘,蔓荊涼諸經之血,而風藥者,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諸經之氣升,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

【摘錄】《蘭室祕藏》卷中

【處方】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生地1錢,白朮1錢,茯苓1錢,黃連5分,地榆5分,人蔘5分,山梔5分,天花粉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髒毒已成未成,或腫不腫,肛門疼痛,大便墜重,或洩或祕,常時便血,頭暈眼花,腰膝無力。

【用法用量】水2鍾,煎8分,食前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別名】涼血地黃散

【處方】生地黃、赤芍藥、當歸、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榮中有熱及肺壅鼻衄生瘡,一切丹毒。

【用法用量】涼血地黃散(《普濟方》卷一八九)。

【摘錄】《袖珍》卷三引《經驗方》

【處方】小生地黃5錢,牡丹1錢5分,生梔子1錢5分,黃芩1錢,歸尾1錢5分,丹蔘2錢,槐花3錢,生地榆1錢,辛夷1錢。

【功能主治】血分有熱,鼻血不止,吐血,下血,腹痛。

【用法用量】童便或白馬尿兌服。

【摘錄】《青囊全集》捲上

【處方】生地4錢,白芍2錢,丹皮1錢,犀角1錢(要尖子佳),黃芩2錢,甘草5分,梔子(炒)2錢,黃連1錢,川柏2錢。

【功能主治】胃熱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陽毒發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內外科百病驗方大全》

【處方】黃連、生地、玄蔘、歸尾、甘草、山梔仁。

【功能主治】痘收靨後毒入於裡,迫血妄行,致衄血、吐血、便血、溺血。血箭。血痣內熱甚而迫血妄行,出血如飛者。

【用法用量】《外科正宗》本方用黃連、當歸梢、生地黃、山梔子、玄蔘、甘草各等分。水二鍾,煎八分,量病上下服之。

【摘錄】《片玉痘疹》卷十二

【處方】犀角1錢,赤芍1錢,丹皮1錢,玄蔘1錢,扁柏葉1錢,天門冬1錢,黃連(酒炒)1錢,黃芩(酒炒)1錢,黃柏1錢,知母1錢,茅根1錢。

【功能主治】火盛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傾盆盈碗。

【用法用量】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三

看完了上文對於涼血地黃湯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一塊豔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去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