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川軍的生活經驗

川軍抗戰紀實 老兵譚移生6發炮滅了日軍一箇中隊
姓名:譚移生出生:1916年4月初八(農曆)祖籍:四川雲陽(現重慶雲陽縣)現居:岳陽市岳陽樓區部隊:原第79軍98師簾子掀開,譚移生老人從卧室走出來:一張黑亮的國字臉,一頭稀疏的白髮,一摞花白的小鬍子,一副嚴肅的表情。第一眼,就讓人覺得眼...
抗戰史抗日戰爭中為何川軍傷亡人數最多?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國通電請纓抗戰:“和平果已絕望,除全民抗戰外,別無自存之道,要求當局早決大計,甫澄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議上,劉湘慷...
川軍抗戰紀實 川軍領袖劉湘出川抗日未捷身先死
成都南郊公園內古柏森森,這裏原本為“甫澄紀念公園”,是川軍統帥劉湘(字甫澄)的墓園。如今公園石牌坊大門上的匾額被換成“成都武侯祠”,只有細心的人才可在牌坊下,一塊小小的旅遊介紹板上,看到不過70字的劉湘墓介紹。抬頭...
無川不成軍 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無愧一個軍人榮譽
拋開之後的戰績不論,1937年川軍出川時,各界普遍認為這是當時中國“最糟糕的軍隊”。很難想像一支部隊會因為軍紀差、武器差、戰鬥力差等等因素而被排斥在抗擊外敵的戰場之外。但在抗戰初期,川軍的名聲的確如此。然而,就是...
抗戰英烈趙渭濱 誓死浴血保衞滕縣的川軍參謀長
抗日英烈趙渭濱(1894-1938),原名渭賓,字象賢。四川成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1軍122師參謀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趙渭濱烈士照片趙渭濱烈士簡介趙渭濱烈士原名渭賓,字象賢。男,1894...
戰史密聞 第一次長沙會戰川軍將領繳獲板垣摺扇
第一次長沙會戰末期,王陵基第七十八軍主力新十三師師長劉若弼率部趕到贛北修水一帶,會同友軍第八軍合力向敵人展開攻擊,猛攻一晝夜,敵人傷亡累累。第二天,這股終不敢戀戰,放棄修水縣城,於10月16日向北翻越九宮山後退回湖北通...
川軍抗戰名將盤點 川人領袖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
楊森【楊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澤,又名伯堅,四川廣安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和水晶猴子鄧錫侯、巴壁虎劉湘、多寶道人劉文輝,王靈官王陵基並稱川軍五行、一生追求洋氣和新潮,他還是民間祕密組...
抗日英雄川軍師長饒國華上將 帶28字家訓上戰場
川籍抗日英烈饒國華(1894-1937),資陽市東鄉(今雁江區寶台鎮)張家壩人,川軍第145師師長。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饒國華主動要求率部抗戰。9月21日,第21軍奉令出川抗日。11月27日,饒國華指揮第433旅佟毅部在廣德前方約60...
戰史紀實 川軍徒手被俘官兵寧死不屈反抗日軍屠殺
1938年徐州會戰如火如荼的時候,川軍二十二集團從四川補充來四個營的新兵,每營約五百人。到5月中旬,五戰區長官部決定放棄徐州,命令各軍分散突圍。集團軍撤退前,總司令孫震命令在後面的新兵營先撤退,各自繞道向豫南和鄂北集...
川軍抗戰簡介 川軍是何時由誰帶領下出川抗日?
二劉大戰結束後,劉湘即在成都宣誓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先後對付入川的紅四方面軍和中央紅軍。10月,劉湘將川中各軍編為六路,分別以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王陵基、劉存厚出任一至六路總指揮,對紅軍...
常德會戰戰史密聞 川軍許國璋部破解敵退逃密電
日軍佔領常德後,只在城裏勉強呆了六天,日軍總指揮部惟恐深入常德地區和常德城內的日軍陷入滅頂之災,以“已達牽制怒江作戰之目的”為自我解嘲似的藉口,下令日軍撤退反轉。一架敵機飛臨常德上空,空投反轉命令。大概是鬼子飛...
戰史紀實 川軍游擊隊和新四軍一起拱衞大別山
一九三八年七月,日軍攻陷安慶和潛山後,向武漢外圍發起大規模進攻,武漢會戰全面展開。九月二十九日,日軍佔領了長江防線中的最後一個要塞田家鎮,長江水路通向武漢的大門被打開。這時,戰鬥在長江北岸的川軍許紹宗(代)總司令二十...
抗日將領川軍師長饒國華 壯士出征前先為母洗腳
“我當時好小,只記得父親出征前時,在家裏給我奶奶洗腳,還説‘兒子不孝’什麼的,當時不太懂,現在每每回憶起來,才覺得父親的偉大。”1937年11月的廣德保衞戰打響了南京會戰的第一槍,川軍師長饒國華最終彈盡糧絕,自殺殉國。近日...
川軍曾一天傷亡1800人遭友軍嘲笑 最糟的雜牌軍
王銘章,1893年7月4日出生於四川新都縣泰興場。參加川軍後,因作戰勇敢,他由排長逐級晉升為師長。1935年,王銘章任國民革命軍第41軍122師師長,授陸軍少將,不久晉升為中將。袍哥將軍率草鞋兵開赴山西王銘章以其稟性正直、驍勇...
明末第一猛將 扛“大刀”率3萬川軍 讓人忌憚
劉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軍事家。大將軍都督劉顯之子,萬曆年間武狀元,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劉綎先抗緬甸,後升任副總兵,因縱容兵甲導致兵變被剝職。隨後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和萬...
戰史密聞 川軍院長陣亡 軍醫妻子煮骸取骨轉戰
1944年5月下旬,日軍發起了“一號作戰”的第二階段作戰,作戰目標是佔領長沙和衡陽。防守在湖南新牆河防線的楊森二十軍是湘北前沿,是此次日軍主力突擊的主攻方向,二十軍被列為重點打擊目標,受到陸空突襲。軍醫院院長、上校...
抗戰初川軍裝備 士兵還在用清代留下的某武器
1937年9月,十多萬川軍將士出川向東。這些人在戰場上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武器,與日軍的裝備相比優劣何在?在建川博物館,記者見到了抗戰時期,出川軍人穿戴過的粗布衣服、斗笠草鞋,用過的中正槍、漢陽造,也見到了日軍的鋼盔制服,三...
川軍明末的一場血戰 渾河大戰
“野戰之壯莫如黑山(即渾河)”的明末渾河之戰時間:公元1621年地點:渾河兵力:明軍四川秦良玉部土司兵數千及浙兵等明軍共萬人後金右翼固山兵約數萬人戰況:公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自起兵攻明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趁...
川軍抗戰紀實 譭譽參半的川軍抗戰名將楊森
楊森,1882年1月24日出生,名淑澤,又名伯堅,號子惠,四川省廣安龍台鎮人。淞滬會戰鐵血川軍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諸多川軍將領紛紛通電請纓,率部抗敵。擔任國民陸軍第20軍軍長的楊森也多次致電蔣介石,主動請纓殺敵。楊森的...
東陽關血戰 川軍堅守3天3夜 兩千多人喋血異鄉
70多年前,在遠離四川成都1300餘公里的山西黎城縣,曾有這樣一支川軍隊伍,頭戴斗笠,腳穿草鞋,攜帶極其簡陋的裝備,在李家鈺將軍帶領下,在當地東陽關阻擋日軍侵華數日,2000餘名川軍將士喋血戰場,草草掩埋,魂守異鄉,墓地無名。歷史上...
揭祕川軍師長饒國華 用生命守衞南京的抗日英雄
1937年11月,在抗戰中國軍犧牲最為慘烈的八一三上海淞滬會戰接近尾聲時,川軍第145師師長饒國華受命固守安徽廣德以拱衞南京,面對絕對優勢的日軍,他毫不懼怕仍親率435旅孤軍奮戰據守廣德前五里陣地,激戰後他的部隊幾乎全數被...
抗戰中的川軍 “草鞋兵”出川抗日威名遠揚
川軍,是對民國時期四川地方軍隊的稱謂。與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軍從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早期的有劉存厚、熊克武當權,中晚期的有劉湘主政,劉湘死後。川軍形成鄧錫侯、楊森、潘文華、劉文輝、王陵基五個上將爭雄...
川軍抗戰紀實 川軍抗戰中總共傷亡64萬餘將士
日本軍隊武器精良及其殘暴的“武士道”,當時是“威震世界”。但川軍中從將軍到小兵,無數人出川前都預立遺囑,誓死報國。1937年10月15日,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為副總司令;鄧錫侯為第...
江蘇一中學地下有屍骨 是否抗戰川軍待考證
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取得最終勝利。71年後,千里之外,江蘇微山湖濱沛縣疑似四川籍抗日英烈埋身之地,由於當地鄉民以及文史愛好者的奔走呼籲,得到四川烈士遺屬和當地政府的重視,於...
浙贛會戰最關鍵一戰 川軍第88軍血戰五天五夜
當年的300多萬川軍,帶着鄉親父老的囑託,穿着草鞋,打着綁腿,扛着“老套筒”,身背大刀、斗笠、揹包,義無反顧地走向前線。在浙贛會戰中,川軍23集團軍、第25集團軍英勇參展。其中,範紹曾的八十八軍在金華、蘭溪地區阻止、遲滯敵...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