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甲午戰爭的生活經驗

中日甲午戰爭 清軍為躲日本兵竟然化粧成平民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
甲午戰爭清朝的軍費不如日本娼妓捐款數目
甲午戰爭前夕,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清廷感到情況緊急,遂命李鴻章迅速拿出辦法。1894年6月30日,李鴻章提出添募士兵、加強北洋艦隊等方案,並請求户部撥款二、三百萬兩,以作軍費。應該説,李鴻章提出的款子數目並不算大。要...
甲午戰爭人物盤點:看看清政府高層都幹了什麼
時至今日,人們還對那場發生在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海戰“記憶猶新”,這場被無數電影和教科書提及的戰爭以清軍敗北收局,並讓日本人割走了台灣。大多數人只知慈禧和李鴻章抹黑了這場戰爭,然而除了這兩人之外,清政府高層還有另...
甲午戰爭之後 李鴻章竟然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説起李鴻章這個人,一直有着很大的爭議。在歷史學界有一個説法:“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外交家,一位是周恩來,一位是李鴻章,半個是顧維鈞。”但是人無完人,李鴻章也犯過一系列的錯誤。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更是對日本恨...
甲午戰爭慘敗十大教訓 國家需要全面的強盛
甲午戰爭爆發已經爆發了120年,120年前中日之間進行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中國戰敗,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中國近代的對外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説是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後果最重、教訓...
中日甲午戰爭時慈禧在做什麼?荒唐腐敗的老佛爺
翻開中國史書,不難看出,所謂物極必反,任何嫉妒奢靡享受的背後必定一敗塗地。今日看當年日本侵略中國,就要從中日甲午戰爭説起。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海軍一敗塗地,震驚了整個中國,人們萬萬沒有想到,日本一直是一個被中國人視為“...
甲午戰爭的誤區 慈禧曾拿出300萬兩貼補海軍
説起甲午戰爭,大部分中國人都能説幾段,除了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還要痛罵幾聲清政府腐朽無能。以往,受到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影響,民間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觀點,但深入到歷史中,很多看似成立的認知往往容易流...
甲午戰爭清朝給日本的戰爭賠款值多少人民幣?
甲午戰爭中清朝海陸全敗,輸給日本,賠出去台灣,另外還賠了2.3兩白銀,這事實大家都知道。可這2.3億兩白銀,換算到今天,到底值多少錢呢?首先歷史教科書上沒告訴你的,實際上2.3億兩隻是《馬關條約》上正文寫的金額,實際執行起來還...
甲午戰爭失敗的必然原因 多方利益的相互阻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軍人的實踐,軍隊的實踐,從最根本上來説都是這兩個字:戰爭。戰爭從來用血與火,對一支軍隊進而對一個國家作出嚴格檢驗。被甲午戰爭檢驗了的北洋海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官僚傾軋下的窘迫成長一...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原因 李鴻章用人唯親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北洋大臣李鴻章負有最直接的領導責任,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李鴻章提拔重用了兩個平庸無能的安徽籍將帥——海軍統帥丁汝昌、陸軍統帥葉志超,由此一來不僅毀掉了丁汝昌、葉志超兩人,而且最終導致...
甲午戰爭的過程 清軍節節敗退戰場全面潰敗
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清軍陸軍自平壤敗退鴨綠江,日海軍奪得黃海制海權。8月上旬,總兵衞汝貴、馬玉?、左寶貴和副都統豐升阿等四部援朝清軍萬餘人先後抵達平壤...
甲午戰爭我們認知上的六大謬誤 摻沙子不是腐敗
梁啟超曾説,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戰爭作為近代中國的轉折點,影響既深且遠。中國有句古話:知恥而後勇,但我們首先要清楚中國到底敗於何處。多年來,人們都習慣性地把戰爭失利的責任歸於慈禧太后和北洋...
甲午戰爭的最大謎團 方伯謙死的到底冤不冤?
甲午戰爭中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謎,很多至今在史學界仍無定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方伯謙。正史記載,“濟遠”號管帶方伯謙是個貪生怕死的傢伙,黃海海戰中,方伯謙謊報軍艦多處損壞,率艦逃走,由於逃跑倉促,還撞到了已經擱淺的“揚威...
為什麼甲午戰爭對日本來説根本不值得一提?
120年前的那場戰爭,日本叫日清戰爭,中國叫甲午戰爭。日本人以地緣命名,用地緣來承受歷史之重。中國人以年輪命名,用時間來承受歷史之重。看似無甚意味的命名,但還是顯露了一種心情一種姿態,一個強調永誌不忘性。60年一個輪...
甲午戰爭與慈禧生日 一邊擺喜宴而另一邊在苦戰
雖然甲午戰端已開,而且清軍在黃海節節敗退,但對大清帝國來説,老佛爺六十壽誕的喜慶,不可受到破壞。農曆八月,光緒詔令在太后的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後面,再加“崇熙”二字。老佛爺的徽號每加兩個字,國庫便要...
甲午戰爭中的帝黨 不懂戰卻好戰 一味攻擊北洋
晚清光緒年間,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這裏説的是那些出身翰林的詞臣言官,其直言敢諫,封奏聯翩,一時號為“清流黨”(又稱“前清流”)。可惜的是,在...
甲午戰爭清政府如何慘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結果及影響:甲午戰爭,日方稱為日清戰爭,國際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指的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為甲午戰爭。豐島戰役...
甲午戰爭日本收買國際媒體 路透社一篇606英鎊
甲午戰爭中,相比於清朝政府對輿論宣傳的漠視與放任,日本主動操縱現代傳媒工具,讓反覆傳播的戰爭謊言深深影響了社會公眾和國際輿論,在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佔據了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軍的敗局。日本早在對朝鮮進行戰略包...
甲午戰爭美國並非中立 屢次保護日本間諜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東亞國際關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場改變東亞局勢的戰爭中,美國的表現似乎沒有英、俄、德、法等國家突出,始終聲稱奉行“中立”政策,實際上卻發揮了其他列強不曾起到的作用。美國在中...
甲午戰爭後日本用清政府的賠款做了什麼?
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了封閉着的中國大門。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也露出了侵略者的真面目,跟着列強一起,對中國實行各種擴張計劃,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也陸續簽訂,清政府被迫向列強支付了大量的賠款,而給我們的...
吉田松陰:決定了甲午戰爭命運的日本思想家
清國戰敗刺激了日本人萩市是山口縣北部的一座小城,這裏留存着從幕府末期到明治維新時期長州藩志士們的諸多歷史遺蹟,鬆陰神社就是其中之一。鬆陰神社的四周,有一圈黛青色的山影。神社前那一個昂然挺立的“鳥居”——一種...
甲午戰爭間諜案 日本間諜被處死後觀者叫好不絕
1894年9月8日,正當中日兩國在朝鮮慘烈激戰時,江南道監察御史張仲炘彈劾正當前敵的直隸總督李鴻章,罪名是腐敗、通敵。在這篇《奏陳北洋情事請旨密查並請特派大臣督辦天津團練折》中,張仲炘指控李鴻章及其子李經方向日本人...
甲午戰爭佔最大便宜的居然不是日本而是英國!
甲午戰爭雖然打趴了愛新覺羅王朝,壯大了日本的國力,不過佔了大便宜的是坐山觀虎鬥的列強們,而佔最大便宜的是從沒露臉的大佬——大英帝國。別想不通,這就是老大的好處,不然搶老大的位子幹嗎?其他列強也得到不少好處:俄國修通...
甲午戰爭後日本為何疏遠西方?
十九世紀,明治維新為日本打開了一扇“全景天窗”,經過漫長文化焦慮煎熬的日本,似乎突然找到了文化方向,那就是從制度到文化“歐化”(西化)。西方制度令日本受用無窮,然而,西方文化卻令日本加劇了文化焦慮。尤其在西化日本成...
甲午戰爭中帝黨清流 不懂戰卻好戰一味攻擊北洋
晚清光緒年間,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這裏説的是那些出身翰林的詞臣言官,其直言敢諫,封奏聯翩,一時號為“清流黨”(又稱“前清流”)。可惜的是...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